按照《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形成覆盖全国的快速客运网络。为实现世界一流客运专线建设目标,建成高质量快速客运网络,依据《铁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规定》,现就进一步加强客运专线建设质量管理提出以下指导意见,请与相关规定一并执行。
一、指导思想
建设好客运专线,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我国巨大客运需求,解决铁路运输"瓶颈",实现中国铁路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客运专线技术新、标准高、系统复杂,保证工程质量是建好客运专线最本质的要求。客运专线建设必须认真贯彻铁路建设新理念,全面落实"六位一体"管理要求,始终把工程质量放在首位,积极引进、消化和吸收世界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坚持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必须针对客运专线高安全性、高平顺性、高稳定性、高可靠性、高精确度等突出特点,把握关键环节,抓住控制要点,以一流的勘察设计、先进的施工技术、成套的工程装备、专业化的施工队伍、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和科学化、标准化、精细化管理,确保客运专线工程质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经得起运营和历史的检验。
二、质量目标
客运专线建设质量目标是实现"一流的工程质量",工程质量必须符合国家和铁道部有关标准、规范及设计文件要求,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率必须达到100%,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必须达到100%,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实车最高检测速度达到设计速度的110%,开通速度达到设计速度。
三、关键环节
客运专线作为系统工程,精密测量、沉降控制、无砟轨道、四电集成等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必须按照系统控制原理,对工程质量目标进行系统策划、全面管理,将总体质量目标按不同建设阶段、控制内容和控制主体进行分解,牢牢把握关键环节,紧紧抓住控制重点,全面实施目标管理。
1.精密测量
精密测量是建设高质量客运专线最重要、最基本的条件之一。一是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适时建立"三网合一"的控制测量网络。勘察设计单位要按照不同的设计速度、不同的轨道类型以及重点工程情况,做好客运专线精密测量控制网建网工作;依据规范做好CPⅠ、CPⅡ测设工作,以CPⅡ为基点设置线路中线;做好CPⅢ设计,指导施工单位做好CPⅢ设置。建设单位要对全线精密测量控制网进行统一管理,组织编制项目精密测量实施细则,统一基桩埋设标准与平差软件,规范基桩测设、评估验收、交桩及复测工作,建立统一的精密测量数据库,组织联测并提出测量问题处理方案,组织开展测量工作检查。二是必须高度重视并严格实施构筑物精确定位。施工单位要对交桩资料、桩位进行核对和复测,在设计单位指导下做好CPⅢ测设、轨道施工控制网加密及维护工作,并按照复核后的资料和精度要求进行构筑物精准定位,严格构筑物施工测量精度控制。
2.线形控制
建设单位要高度重视线路及大跨度现浇梁、悬灌梁、钢桁梁、系杆拱桥等特殊桥梁和隧道工程的施工线形监控量测工作,及时组织研究解决相关问题。设计单位要按照线形控制理论进行线路及桥梁、隧道设计,向施工单位提供详细的线路及各桥梁、隧道施工段顺序、预拱度及围岩变形对照表、观测点布置方案,提出线路及桥梁、隧道线形的监控方案,对监控结果进行比对,及时调整完善设计。施工单位要制订线路及桥梁、隧道施工线形监控实施方案,细化明确相关技术与工作接口要求,对梁体施工挂篮、预应力孔道摩阻、支架和托架沉降、弹性模量等进行试验,严格按照设计提供的施工顺序施工,实时进行桥梁线形、隧道围岩变形观测,及时将观测结果与设计比对,合理调整施工参数。监理单位要对线路及桥梁、隧道线形监控实施方案进行审核,并监督方案实施。
3.沉降控制
各单位要严格按部颁规范、指南和相关文件精神,切实把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工作作为铺设轨道工程的关键工序控制。建设单位要按规范和指南要求组织编写适应本项目工程特点及要求的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细则,统一数据库格式。勘察设计单位应对沉降变形进行计算并提出沉降变形观测设计方案,并依据沉降变形观测数据优化设计或制定相应的预案。施工单位要依据设计文件和观测方案要求进行观测点布设和沉降变形观测,做好观测点保护和观测数据采集工作,并对入库数据的真实性负责。监理单位应严格按设计文件和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沉降变形观测监理并按建设单位要求做好平行观测工作。评估单位应采用独立的评估软件,依据沉降变形观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和评估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建设单位要及时组织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沉降变形评估不合格,不得进行轨道工程施工。
4.无砟轨道
建设单位要组织编制全线无砟轨道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统筹安排无砟轨道CPⅢ测设、站后接口、元器件预埋和过轨管线施工等;组织无砟轨道施工工艺试验,形成标准化、程序化的施工程序和工艺。勘察设计单位要参与无砟轨道工艺试验,及时研究无砟轨道施工中的问题。施工单位要严格执行无砟轨道技术标准规范,使用符合精度要求的工装设备,做好无砟轨道施工工艺试验,依据确定的程序和工艺作业,以设备保工艺,以工艺保质量;严格执行工序交接检查,对于无砟轨道结构钢筋绝缘处理、填充层砂浆生产与灌注等无砟轨道施工关键工序,采取严格技术和管理措施,强化过程控制。监理单位要对无砟轨道施工质量实施严格监控,实行全过程监理。
5.道岔安装
道岔制造单位要加强对道岔生产过程质量管理和出厂检验,及时提供铺设图纸、技术手册等资料,明确道岔运输、装卸、组装、施工与维护等方法和技术要求,对建设、施工、监理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组装操作培训,同时成立现场技术服务机构对铺设施工提供技术指导、监督和确认。
道岔铺设应由专业化队伍实施。施工单位要提前做好工装设备配置与调试、人员培训、岔区精密测量、道岔钢轨焊接型式检验、铺设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等铺设施工准备工作,严格按照技术条件要求进行铺设,严禁随意施工和野蛮操作。监理单位要对道岔铺设全过程进行监理;建设单位要组织专家对铺设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并及时组织道岔设计、制造、施工、监理及维护管理单位对道岔铺设结果进行检查和静态验收。
6.轨道精调
轨道精细调整分就位、粗调和精调。首先要确定中线位置,再进行轨面高程、线间距等粗调,最后进行轨距、轨向、高低、水平(超高)及相关变化率精调。建设单位要根据轨道形式组织制订精调方案和精调实施细则,明确工作程序、技术要求、质量目标和精调设计数据。施工单位要编制精细调整实施方案,准备相关设备,在无砟轨道混凝土浇筑或乳化沥青水泥砂浆垫层灌注前复核检查确认轨道几何尺寸,确认无误后方可浇筑混凝土或沥青砂浆;长钢轨铺设后应立即进行轨道几何尺寸测量,按实施方案进行轨道调整。监理单位应对精调全过程进行旁站监理,确认全部符合规范要求。
7.信号系统
要根据最高运行速度、最小追踪间隔及跨线运行的建设目标,选用满足建设目标、技术成熟可靠的技术方案和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设计单位按照确定的技术方案精心设计,选用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的设备和软件;施工单位严格按规范组织施工,对进场设备进行严格的检查,对拟装配软件进行认真测试,要加强设备安装管理,按规范规定对子系统进行调试、试验和检验。要针对无砟轨道结构钢筋对轨道电路的传输影响,完善轨道结构钢筋绝缘措施,确保无砟轨道满足轨道电路要求。要规范工程建设中应答器安装及功能测试工作。
8.牵引供电
牵引供电工程质量是动车组安全、平稳、高速、高密度运行的基础,接触网是牵引供电系统中最关键的部分,接触网安装质量主要体现在接触网安装精度、导线的平直度和顺直度。要严格在CPⅢ基础上认真开展测量工作,准确确定接触网的空间位置;牵引供电设计应与站前工程同步设计,使牵引供电预埋件随土建专业同步施工。建设单位要合理组织轨道与牵引供电专业施工,确保接触网专业支柱安装、线索架设及悬挂调整时间,并合理地安排牵引供电子系统试验;施工单位要对牵引供电工程的设备、材料和零部件质量进行严格检查,要采用先进工艺工法,使用专业化施工机具,采用科学智能化的施工检测软件和方法,加强施工过程控制,保证接触网架设精度。
9.系统集成
要提高对"四电"系统集成工程质量控制的认识,按照客运专线技术标准确定"四电"系统集成技术方案,统筹考虑牵引变电、通信、信号和电力专业工程之间的技术衔接,统筹考虑牵引变电、通信、信号和电力专业工程之间的施工衔接,统筹考虑四电与其他工程的技术和施工衔接;要采用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的技术、设备和工艺,组织专业化队伍施工,严格控制设备、器材质量和软件质量,加强设备安装管理,按规范进行调试、试验和检验。
10.工程接口
建设单位要将接口管理作为客运专线建设管理的一项重点内容,依据铁道部相关规定制定接口管理实施细则,做好事前控制工作。要细化接口管理工作流程和责任,确保综合接地、电缆过轨和上桥、接触网滑槽、接触网支柱基础等接口工程质量,实现工程接口协调统一零缺陷。设计单位要按照系统工程原理和客运专线技术要求,研究提出接口设计措施,保证路基、路堑、桥梁、隧道过渡段基础刚度和沉降变形变化均匀;注重各专业之间接口界面的协调,保证站前工程与站后工程的系统集成优化,确保客运专线成为有机的整体;提出保证接口施工质量管理的指导意见,做好设计交底工作。施工单位要认真领会设计文件,细化接口工程施工界面和施工技术措施,研究采用保证接口质量的施工组织方案和施工方法,并认真组织施工。
11.材料质量
各单位要将原材料质量作为保证客运专线铁路工程质量管理的源头。建设单位要按照设计文件和规范要求,组织确定材料质量标准和材料质量控制措施。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要加强招标环节的质量控制,设定门槛,选择产品质量好的供应商,在检验检测的基础上选择地材供应商。施工单位应将甲控物资设备采购合同送建设单位备案,建设单位应对甲控物资设备采购程序和设备质量进行监督。施工单位要严把材料进场关,按规定对进场材料质量进行检查验收,确保进场材料质量合格;要做好进场材料的装卸、存储、运输与标识工作,装卸工具、堆码方法、堆高、存放周期、防护条件等必须满足技术条件要求,并做好防雨、防晒、防潮、防腐、防锈和防变形工作;要严格材料的使用认证,严防材料的错用误用。监理单位要按规定对进场材料质量和材料保管使用进行检查监督。
12.联调联试及试运行
联调联试必须采用实际运营列车或检测列车,对客运专线各系统的状态、性能和系统间匹配进行综合测试、验证、调整、优化,使客运专线整体系统达到设计要求。要根据客运专线技术特点和工程特点确定联调联试及试运行的具体内容,编制"联调联试及试运行大纲",根据批准的大纲编制实施方案和列车运行计划,制定行车安全措施及应急预案。在联调联试及试运行过程中,必须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密切配合,协调一致,确保联调联试及试运行安全。要依据轨道、接触网等设计资料,对轨道几何状态、道岔状态、接触网悬挂参数、弓网受流性能等测试数据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提出精调方案并认真实施;要对应答器报文、列控系统和GSM-R参数进行修正,并对GSM-R网络进行优化等。在试运行中,要对客运专线整体系统在正常条件或非正常条件下运行调度指挥、行车组织和应急救援等能力进行全面演练,认真验证是否具备开通运营条件。
13.竣工验收
建设单位要提高对竣工验收工作的认识,要按照《铁路客运专线竣工验收暂行办法》,选择责任心强、专业水平高的技术人员组成专业验收工作组,为专家组开展检查工作提供条件,并对专家组检查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检查落实。按规定委托专业机构依据动态检测标准进行动态检测,对动态检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对整改合格的项目进行检查确认。
四、保障措施
客运专线质量管理是一项系统工作。实现客运专线质量目标,必须推行标准化、精细化管理,制订最周密的质量控制计划,建立最完善的质量责任体系,实行最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采取最严格的监测和抽检制度。
1.切实更新质量管理理念
客运专线铁路建设标准高、质量要求严,参建单位要切实更新质量管理理念,树立精品意识,制定切实可行的创优规划,明确创优目标,完善创优措施,严格按规划组织实施。要推进工程技术创新,及时将创新成果转化为施工工法,纳入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作业指导书,指导现场施工。要全面应用铁路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不断完善质量管理模块功能,将质量管理活动纳入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工程建设全过程有效的目标管理。
2.积极推进标准化管理
实施标准化管理是保证客运专线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推行标准化管理要以管理制度和人员配备为基础,以现场管理和过程控制为重点,确保工程质量。各单位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贯彻铁道部规章制度,以项目为载体,以精品工程、安全工程为目标,配备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作业人员,建立满足标准化管理要求的管理制度。要依据客运专线技术标准,统一设计标准、材料标准、施工细则、检查及验收细则,统一子系统之间的衔接要求,将工程质量标准具体化、定量化,管理工作标准化、程序化。建设单位要依据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和项目具体情况,提出建设项目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指导意见,明确过程质量要求、检测方式及标准、质量控制要点等事项。施工单位要依据编制指导意见,采用先进成熟的工艺工法,组织编制本标段的施工作业指导书;通过作业指导书落实施工准备和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内容及要求,按照质量要求规范工序操作方法、质量检查方法和标准,指导和规范现场作业。涉及新技术的施工作业指导书,要在试验的基础上进行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要通过样板工程进行修改完善,根据工序和工艺变化进行调整。
3.加强勘察设计管理
勘察设计质量是客运专线质量控制的源头。勘察设计单位要根据工程特点,强化地质勘察工作,在地质调绘的基础上,应用遥感、物探、钻探、原位测试等多种勘探方法,以最佳的组合方式,通过综合分析和相互验证,取得真实、准确的地质资料,并细化地质资料指标,满足沉降控制设计要求。认真研究客运专线的技术要求、外界条件和地质指标,提出总体设计方案,按照系统工程原理和确定总体方案分专业进行设计,合理选择设计参数,科学运用标准规范,对工程结构和设备位置进行定量检算,精心筹划、精心设计,确保设计质量。
4.加强施工过程控制
施工过程质量管理是保证客运专线质量的关键。建设单位在编制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的同时,要建立与之匹配的质量管理总体规划和质量保证措施。施工单位要按照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管理总体规划,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管理规划,依据管理规划实现事前、事中、事后三阶段质量控制。要通过工艺试验段,优化、统一工序,细化、量化工艺,统一工序之间、分部工程之间、子系统之间的衔接,以工序和工艺保质量;根据工艺试验段成果,修改完善施工作业指导书,使工装设备、工艺参数、过程质量控制措施满足质量目标要求;主体工程及重要附属工程应在工艺试验段完成并经建设单位认可后方可全面开工建设。要提高施工机械化程度和自动化水平,通过机械化、专业化施工保质量。架子队劳动力组织方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施工单位要积极采用架子队劳动力组织方式,积极开展QC小组活动,将生产与质量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全面质量管理目标。
5. 积极推进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建设单位要组织各相关单位积极开展客运专线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要把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紧密结合起来。技术创新应从勘察设计阶段开始,要研究与设计速度相适应的工程地质勘察方法,充分利用"三网合一"精测系统为设计施工提供基准,采用先进设计技术,引入系统设计理念,提高设计水平,提高设计文件的系统性、准确性。要在路基、桥梁、隧道、轨道、道岔、信号和电气化等工程施工技术方面进行创新,开展工程精密测量、耐久性混凝土和无砟轨道乳化沥青水泥砂浆配合比设计、混凝土防开裂技术、混凝土冬夏季施工技术、轨道精细调整、信号控制、接触网安装精度、接触线平直度和顺直度及相关工装设备的研究。要将技术创新成果纳入实施细则、施工技术方案、作业指导书中,指导现场施工,不断提高客运专线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确保客运专线铁路工程质量。
6.加大人员培训力度
开展人员培训是解决当前参建各方技术管理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适应问题的有效途径。各参建单位要围绕铁路客运专线技术,积极开发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方式,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实用、成效明显的培训工作。加强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培训、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操作人员的施作技能培训。组织开展工程精密测量、地基处理、耐久性混凝土、桥梁架设、大断面隧道、无砟轨道等专项技术和工艺的培训,快速、全面提高参建人员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为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客运专线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
|